2018年教师暑期海外研修总结:孟庆洁(密苏里)

发布日期: 2018/12/06      浏览次数: 195   返回

      78日,我有幸来到了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参加了学校人事处组织的为期4周的教师海外培训项目。通过这次培训,我的英文水平有所提高,同时,通过密苏里大学组织的一系列观摩、实践、考察和体验等活动,使我对美国大学的教学组织、教学资源与教学实践都有了有些全新的认识。下面,就将有些心得体会做个简要的汇报。

尽管本人的英语在日常交流中没有明显的障碍,但在参加学术活动时,用英语总感觉不那么自如。这次培训中的学术演讲课程使我受益匪浅。

(一)“电梯法则”在学术演讲中灵活运用,使得学术活动中口语交流更加有效。

在培训中,Harriet老师从发音入手,强调口语表达中,准确发音和正确表达的重要性;语伴志愿者Molly,一位中学社会科学课教师,与我进行一对一的口语练习,适时地学以致用。这不仅巩固了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彼此对双方文化的了解。

Amanda讲授的电梯法则Elevator Pitch)是这次培训的重点内容之一。“30秒钟电梯理论”又称作“电梯演讲”,是国际知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的看家法宝,如今,也已经成为商界流传甚广的沟通技巧。把商界的黄金法则,应用到学术演讲确实是独具匠心。Amanda老师的电梯法则要求用极具吸引力的方式在2分钟之内简明扼要地介绍自己。在学术会议上进行演讲时,除了语言表达外,还需运用一定的肢体语言,老师教授了相关的技巧并让我们每个人进行了实际的练习。此外,学术演讲不同于一般的交流,还需要一定的展示关键内容的辅助支持,Amanda讲授了专门的制作展示学术成果的软件的使用和操作;经过一系列的教学与实践,我们就从整体上掌握了进行学术演讲时需要做哪些工作,如何做。在最后的项目结束时汇报演讲我就是把老师讲的应用到演讲中,表现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二)英语科学论文的写作,强调表达重点与语言习惯。

科学论文的写作是这次培训的另一个重点。

首先,阅读文献并能够批判性地进行评述,可以认为是学术写作的一个基础。文献评述的前提是阅读文献,而阅读文献也是要讲求方法的,主要是要关注标题、引言、摘要、题头、段首句和结论,老师还特别强调了关注研究方法的重要性。阅读时需要关注文章的论点是什么,核心概念定义是否清晰,论据是否充分等。评述要用清晰、富有逻辑性的结构高度概括文章,有理有据指出优点和提出质疑与不足。通过课堂学习和练习,基本掌握了文献评述的撰写方法。

另外,无论是撰写项目申请书还是学术论文,摘要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当然也是难度最高、要求最高的。摘要的写作基本上可以分6步走:1)标题;2)研究的目的;3)研究的问题;4)研究设计(或方法);5)主要的发现;6)结论和总结。对于撰写的摘要,课堂上大家相互评议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任课教师还给予了书面材料的评阅意见。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练习,本人对摘要的撰写方法和内容更清晰、更明确。至于论文主体内容的写作,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涉及语法问题,连接词的使用问题等。过去我一直认为科技论文的写作相对来说,被动语态比较多,而Amanda指出还是尽可能用主动语态并给出了例句和原因,我在摘要的练习中也出现使用被动语态的语句,老师批阅修改为主动句后,通过比较学习,感觉这次收获还是蛮大的。

(三)社会地理研究要关注弱势群体,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结合。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以人为本的人文地理研究核心理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同资深的城市问题专家Ail教授、以美国国内人口迁移问题研究见长的Matt教授以及有着五年蒙古国支援者经历的James研究生的深入交流,使我认识到无论是发达的美国、还是正在迅速发展的中国以及欠发达的蒙古,在人口迁移过程中都存在着如种族歧视、户籍制度屏障、人权等诸多社会地理问题,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关怀,探求广泛的社会融合之路是社会地理研究的终极诉求。在研究方法上,Amanda在讲述文献评述部分写作课程时,使我重新审视定性研究方法,重视其应用价值,虽然我在以往的研究中也运用了定性的研究方法,但是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及严谨性。另外,选择哥伦比亚人口相关问题介绍作为我的最后汇报演讲的主题,使我全面了解了哥伦比亚的人口基础信息、种族构成、就业、收入与贫困等问题,同时,也惊诧于主要数据来源的city-data网站数据之新、之全面,感受到我们国家在面向公众的基础地理信息方面的缺乏。同专业相关人士的交流,开阔了我对移民相关问题研究的研究思路,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研究方法。

(四)“密苏里方法”对实习基地建设的启示

培训期间,密苏里大学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讲座、观摩、勘察等活动,同样使我感触颇多。其中,对哥伦比亚电视台的参观使我感触颇深。

密苏里大学体系中, 以哥伦比亚分校校区占地最广,学术科研水平也是相当高的,但在强手如林的美国高校,综合排名并不是很高。然而,该大学最好的学科新闻学,其专业水准举世闻名。该校新闻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在美国的排名不亚于哥伦比亚大学,专业排名远高于高校的综合排名。密苏里新闻学院地处美国中西部小城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市,地处内陆,绝对不算繁华都市,但来自纽约、芝加哥等高大上地区的同学很多,究其原因之一,是绝对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密苏里方法”。不管是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新闻、广告还是公关专业,都要求除每周要参加课堂授课外,还要到一个商业运营的媒体上班做报道,才能拿到学分。学校所在地密苏里小城哥伦比亚市地方电视台KOMU TV是一个为大学所有的商业电视台,它的新闻直播间就是学生的工作实验室,教师、学生都是这里的员工,学生可以在电视台实习,电视台的主管也是学校的老师。而电视台的采编流程,播出方式等运作模式与其他商业电视台别无二致。学生在实战式的实习中锻炼才干,而每天播出结束后,播出主管老师有组织当天当班的编辑记者等人员一起点评新闻,这种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使得在此实习的学生业务水平增长很快。学生毕业后不少人进入CNN这些机构工作。

反观我们国内,教师脱离学生实习的工作环境由来已久。对学生的实习前的指导只能隔靴搔痒,同时对教学内容也只能凭感觉判断行业的发展现状;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基本上只能依赖实习单位的评价。这对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显然是不够的。如何提高学生实习的效率,如何能够更加真实地了解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行业的发展情况,就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尽管我们专业也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实习基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对教师的作用则比较有限,“密苏里方法”还是值得学习的。

(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更加彰显了教育的目的与意义

美国是一个教育高度发达高度完善的国家。各种层次的教育五花八门,但教育的理念却是相同的。“以学生为中心”已成为广泛共识。这一点,从这次培训中也能充分体现出来。

在培训的第一课,Amanda老师首先讲到的是每个人的人生目标是什么,长期目标如何,近期目标怎样,个人的优缺点是什么,如何扬长避短,实现目标。这样一种教学方式,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引起我们的深思。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教育是一场修行,是一种内在的觉醒,教师所起的作用就是唤醒学生内在的动力。

同时,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教育学生要有批判性思维。在培训过程中Amanda文献评述部分的教学以及观摩Rose博士为心理系博士生科研论文写作课程,都让我们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和体验。

另外,美国高等教育机制有着高度的灵活性,一切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取知识和技能,也是一个探究、发现个人兴趣的过程,美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就是只要你肯努力,机会的大门总是向你敞开着。学生可以从社区大学转入常青藤名校;也可以从生物专业转到看起来不太相关的哲学专业,正是这种灵活的机制,致使很多年轻人经常转23个专业,手持2-3个不同专业学位的毕业生也屡见不鲜,美国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了大批对所学专业有浓厚兴趣的复合型人才。我国虽然也在朝这个方向在努力,也允许学生转专业,但是各种约束,最终转专业成功的学生比例还是比较低。

还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Barbara老师的关于密苏里大学对生理缺陷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的服务讲座,令我感受到学校特别关注这些学生,并建有专门的服务中心,即Disability Center。中心有专门的老师负责对学生进行辅导和帮助,同时这也是一个学生互助的平台。学生可以申请志愿者,为需要的同学提供服务。

(六)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值得借鉴

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忙着看手机的低头族问题已成为全球高校的普遍问题,如何解决?Dennis Miller博士的讲座让我们深受启发。教师要像一个演员一样演好每一堂课,手机是一个很好的道具,利用手机可以查阅术语的解释、问题的解答等。

在课堂教学方面,实行问题导向式教学。Mary Jo博士的几次关于教育、教学方法与课堂管理的课程,运用了纸条排序、分组讨论、在发放的卡片上写下问题的答案等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中美课堂教学方法的差异。

科研项目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对工程学院的工程模拟实验室的参观、考察,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他们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因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了不同的科研项目,学生不仅学习了相关的理论,还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和过程。

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Becky老师带我们参观了郊外的具有三十几年校龄的country day学校,不同于一般的学校,大自然就是这个学校的教室。例如,每天早晨9:10-9:30是讲故事和唱歌的时间,9:30-11:30则是各种群体活动时间,如画画、做手工、玩游戏、打球等。在自然的环境中,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收获了知识和技能。

(七)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拓展了教学方式,提升了教学效果

培训期间,有幸见证了密苏里大学和哥伦比亚市两所图书馆,相比较而言,密苏里大学的图书馆更是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其丰富的教育资源令人羡慕不已。

丰富的电子资源,各类专业学术数据库为学术研究提供极大的便利;在Amanda的课程中我们还专门学习了如何获取网络数据库的文献资源。

人性化的场馆建设:开放与封闭的空间并存,开放的空间为个人的学习提供了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集美观与功能于一体的精心设计使得图书馆也可以是小组学习和讨论的最佳场所;独立的小型学习室也为在图书馆进行研讨、学习等提供便利;还有多处安放、刷卡使用的电脑、打印机、复印机和扫描仪等。

好的图书馆有时也是一座博物馆。密苏里大学的图书馆中还存有大量的胶片资料,厚厚地、翻阅得破旧的图书展示着该图书馆深厚的历史积淀。

本次培训我们不仅在科研和教学方面受益良多,也通过各种校内外考察了解体验了美国的文化如热爱体育运动,热心志愿活动,重视家庭等。

培训的另一个收获是结识了几个小伙伴:多才多艺的节目主持人,杰出的设计大师,博学的土木工程师,和三北出身的超级学霸Supergirl。与这些优秀的年轻人为伍,让我受益匪浅。

感谢密苏里大学的亚洲中心为项目培训所做的一切努力,想念那里的老师们。陈处行前说明会的谆谆教导,与黄老师关于出行手续办理等的无数次互动,同张老师一起去办理护照、签证等场景历历在目,培训的顺利完成也得益于慷慨、热心、肯于付出的姜杉队长的诸多努力。众多的支持和帮助成就了此次培训,本人会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培训内容,并学以致用到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